设为首页     加入收藏
  食品安全
   关于后厨管理
   严控食材源头
   仪容仪表的规范
   严格的采购控制
   饮食保障
   食品安全不是游戏
   食品安全,关系你我他
   鼓励特殊食品清晰显著标注生产
   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
   河北多项举措持续优化消费环境
   筑牢春季饮食安全防线 守护就
   食堂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措施
  联系我们
地址: 石家庄市新华路219号鹿诚商务1号楼707室
电话:0311-86956157 
     13131115889
E-mail:384357117@qq.com
       jinyuantianyang@163.com
健康养生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 健康养生
春日养生正当时:顺应天时,调养身心
   春回大地,万物生发。此时阳气渐升,气候由寒转暖,人体新陈代谢加快,正是调养身体、焕发活力的黄金期。中医经典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。”春季养生贵在顺应自然,以“生发”为核心,通过饮食、起居、运动、情志的全面调整,为一年的健康奠定基础。
   一、饮食养生:疏肝健脾,清淡为主
   1. 少酸增甘,养肝护脾  
   春季肝气旺盛,酸味入肝,过食酸味易致肝火过亢,宜减少柠檬、山楂等酸性食物摄入;适当增加甘味食物(如红枣、山药、南瓜)以健脾益气,调和肝脾,避免肝郁克脾导致的腹胀、食欲不振。
   2. 多食时令“春菜”  
   绿叶蔬菜:荠菜、菠菜、香椿等富含维生素与矿物质,可清肝明目,缓解春燥。  
   辛香发散之品:韭菜、葱、姜等温性食材,助阳气升发,驱散冬季积寒。  
   芽类食物:豆芽、豌豆苗等蕴含新生之力,促进代谢,清除体内积热。
   3. 忌油腻,防“春困”  
   春季脾胃功能较弱,应避免肥甘厚味,减少油炸、辛辣食物摄入,以免加重困倦、头昏等“春困”症状。可适当饮用菊花枸杞茶、玫瑰花茶疏肝解郁,或用茯苓、薏米煮粥利湿健脾。
   二、起居调适:夜卧早起,防寒保暖
   1. 顺应阳气生发规律  
 《内经》提倡“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”,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,早晨6-7点起床,适度晨练以助阳气升腾。避免熬夜耗伤肝血,引发目赤、烦躁等症。
   2. “春捂”有度,护好三处  
   初春乍暖还寒,需遵循“下厚上薄”原则,重点保护颈部、腰腹、脚踝,避免风寒侵袭。尤其体弱者和老人不宜过早减衣,可随身携带薄外套应对温差变化。
   三、运动养生:舒展筋骨,升发阳气
   1. 选择舒缓户外运动  
   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慢跑、散步等有氧运动可促进气血流通,改善“春困”。清晨或午后阳光充足时活动,兼可补充阳气,增强免疫力。
   2. 拉伸肝经,疏通气机  
   敲胆经:沿大腿外侧裤缝线自上而下轻敲,每日5分钟,助肝胆之气疏泄。  
   压腿拉筋:晨起后做侧压腿、弓步拉伸,舒展肝胆经,缓解肩颈僵硬。  
   四、情志养生:戒怒戒躁,调畅气机
   1. 保持心境平和  
   肝主情志,春季易出现情绪波动、焦虑易怒。可多听舒缓音乐、练习深呼吸或冥想,避免与他人争执,培养豁达心态。
   2. 踏青郊游,亲近自然  
   周末登山、赏花、放风筝,感受自然生机,有助于释放压力,调和肝气。中医认为“木遇春而旺”,人与草木同气相求,户外活动可激发身心活力。
   五、防病要点:防风御寒,防过敏
   1. 预防呼吸道疾病:春季风邪盛行,流感、过敏性鼻炎高发,外出佩戴口罩,避免花粉、粉尘刺激;每日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湿润。  
   2. 防皮肤过敏:过敏体质者减少接触柳絮、花粉,饮食忌海鲜、羊肉等发物,可饮用薄荷茶、金银花茶清热解毒。  
   3. 护眼防干涩:多食胡萝卜、蓝莓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,避免长时间用眼,常做眼保健操。
   六、养生小妙招:简单实用,融入日常
   梳头百遍,通络醒脑:晨起用木梳从前额至后颈梳理头皮3-5分钟,促进头部血液循环。  
   拍打腋窝,疏肝解郁:双手交叉抱头,轻拍腋窝及两胁(肝经循行处),每次2分钟,缓解胸闷气滞。  
   艾灸保健:选取足三里、太冲、肝俞等穴位艾灸,温通经络,增强体质。
   春季养生,重在“顺应”二字——顺天时以调饮食,应自然以炼体魄,和情志以养心神。从细节入手,将养生之道融入生活点滴,方能让身体如草木般在春日舒展生长,蓄足能量,迎接四季安康。
地址: 石家庄市新华路219号鹿诚商务1号楼707室
电话:0311-86956157  13131115889   E-mail:384357117@qq.com    jinyuantianyang@163.com
版权所有:河北金圆天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 技术支持:新华世纪网  冀ICP备17012597号

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151号